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承办与出版的全国性期刊。创刊于1963年3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国创刊最早的肿瘤学术刊物。《中国肿瘤临床》在国内外医学界颇具影响,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荷兰医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为来源期刊及统计源。曾获中国科协优秀期刊奖和天津市优秀期刊称号。《中国肿瘤临床》编辑部拥有优良的办公环境、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条件;有专职编辑、编务14名,每年处理自由投寄稿件2000~2500篇,录用稿件16%~18%左右。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
- 国际刊号:1000-8179
- 国内刊号:12-1099/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天津市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奖(01)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抗血管生成治疗:患者如何从中受益?
李凯
关键词:抗血管生成, 治疗, 贝伐单抗
摘要:纵观近年来的肿瘤治疗,抗血管生成的治疗方式饱受争议。自1975年肿瘤性血管生成概念的首次提出,到1986年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1997年首次合成了针对VEGF的抗体--贝伐单抗,抗血管生成终于从实验室走进临床,也首次提高了晚期结直肠癌30%的总生存率(Hurwitz,et al. NEJM 2004)和晚期肺癌19%的总生存率(Sandler,et al. NEJM 2006)。国内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也在肺癌治疗中获得成功[1]。然而,从2010年开始,其不良反应、疗效和临床性价比等不断成为质疑的焦点。首先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现贝伐单抗仅能延长“三阴”乳腺癌的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却不能延长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而撤回了贝伐单抗治疗HER2阴性乳腺癌的适应证。继而,著名的评论机构NICE指出,其成本效益较低,20800英镑仅延长结直肠癌患者6周的生存时间[2]。国内专家吴一龙[3]也提醒,贝伐单抗延长PFS缘于用药,其PFS竟与用药时间几乎相等。此后,研究者们又组织了PRONOUNCE、POINTBREAK等多个临床试验,以探索贝伐单抗是否延长OS,但刚刚更新的ASCO数据仍未能呈现具统计学意义的结果[4],似乎抗血管药物就是跳不出“赢PFS、输OS”的怪圈,从而再次引发对此疗法的反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