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承办与出版的全国性期刊。创刊于1963年3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国创刊最早的肿瘤学术刊物。《中国肿瘤临床》在国内外医学界颇具影响,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荷兰医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为来源期刊及统计源。曾获中国科协优秀期刊奖和天津市优秀期刊称号。《中国肿瘤临床》编辑部拥有优良的办公环境、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条件;有专职编辑、编务14名,每年处理自由投寄稿件2000~2500篇,录用稿件16%~18%左右。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817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099/R
邮发代号: 6-18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128.00
杂志荣誉 天津市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奖(01)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
- 国际刊号:1000-8179
- 国内刊号:12-1099/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本院1980~1990年间施行胃癌根治手术,检取10个以上淋巴结均无转移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总结临床病理特点: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判定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浸润深度较浅,其中近29.8%为早期胃癌(31/104).5年......
作者:郭澎涛;徐惠绵;陈峻青 刊期: 2003- 07
-
49例胃癌根治术后残胃复发的外科治疗和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残胃复发癌的可切除性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1986~2002年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根治术后残胃复发的4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病例的根治性切除率为36.7%(18/49).合并腹膜复发者无1例获得根治性切除.非吻合口处残胃复发的根治切除率为45.5%(10/22),吻合口处残胃复发者为29.6%(8/27).获得根治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6.7%,未获得根......
作者:王滨;邵永孚 刊期: 2003- 07
-
结肠癌MMP-9和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MMP-9及VEGF在结肠癌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改变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结肠腺癌MMP-9、VEGF、Ⅳ型胶原及FⅧAg的表达情况.结果:结肠癌MMP-9蛋白的阳性率为71%,VEGF蛋白的阳性率为80%.MMP-9及VEGF两者呈正相关,共同作用于肿瘤间质血管,至MVD增多.MMP-9和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
作者:殷平;李才;宋学 刊期: 2003- 07
-
加热和病毒感染对胃癌细胞HSP 70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研究加热法及新城疫病毒(NDV)单独或联合体外诱导BGC-823胃癌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加热及NDV感染BGC-823胃癌细胞,经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状况,经流式细胞仪分析法及RNA斑点杂交检测感染及加热后细胞凋亡、细胞分裂周期各时相的变化及胃癌细胞HSP70的表达.结果:加热及NDV感染对BGC-823胃......
作者:刘开扬;刘春霞;戴洁;翟登高;侯海波;程建贞 刊期: 2003- 07
-
恶性肿瘤患者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三类细胞免疫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阳性的巨噬细胞数来测定巨噬细胞吞噬率;应用针对CD系列的单克隆抗体作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T细胞亚群CD4和CD8的百分率及其比值:应用免疫粘附酵母菌花环法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肿瘤组的巨噬细胞吞噬率、T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蓍性差异(......
作者:张盈华;殷缨;张惠中;张利朝;郝晓柯;邹爱民;陶秦渝 刊期: 2003- 07
-
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y,HGF)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80例术后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50例术后无复发乳腺癌患者和20例献血员的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结果:术后复发转移组血清HGF水平(0.90±0.52ng/ml)显著高于无复发组(0.38±0.30ng/ml;P<0.01)和正常对照组(0.22±0.36......
作者:尹家俊;张锦瑜;宋燕;宗成国;胡祥 刊期: 2003- 07
-
GLA对肺癌细胞株E-CD表达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GLA对肺癌细胞株体外生长抑制,E-CD表达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计数、SP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及侵袭小室等方法,观察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H446在GLA、ARTA处理不同时间后细胞生长、E-CD表达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在GLA干预下,NC-H446、A549两细胞株生长受到抑制,E-CD阳性表达率分别由原来的12%±8%、23%±11%提高到3......
作者:王炳胜;王志新;陈正堂;刘秀芳;丁瑞亮;赵增虎 刊期: 2003- 07
-
肺结核后肺癌的临床病理及实验分析
目的:探讨具有肺结核病史的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结核杆菌(TB)感染状况.方法:详细询问肺癌患者临床症状、肺结核病史等,行巢式PCR(N-PCR)和间接原位PCR(IS-PCR)观察TB在肺癌患者组织和血中存在情况.结果:具有肺结核病史的肺癌大部分以体检发现,临床症状不明显,癌组织中瘢痕增多,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癌组织TB检出率70.0%(7/10),明显高于无肺结核史的肺癌患者32.1%(17/......
作者:宋兰英;赵彤;邓敏;张进华 刊期: 2003- 07
-
尿肿瘤细胞培养建立短期培养细胞系的意义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术后自然尿中肿瘤细胞培养的可行性并对预后进行评价.方法:选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0月2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和20例非膀胱肿瘤患者,取自然中段尿进行尿细胞培养,建立短期培养细胞系.结果:20例非膀胱肿瘤病例无肿瘤细胞生长,TUR-BT术后22例中有15例有肿瘤细胞生长,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呈相关增长,细胞特性与膀胱恶性生长相符.结论:尿细胞培养取材方便,操作简便,无损......
作者:陈晓;王睿忠;张鑫;高居忠 刊期: 2003- 07
-
乳腺癌术中保护胸前神经对胸大肌功能的意义
目的:提高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方法:对1997~2001年间所施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种方法腋窝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患侧胸大肌外缘厚度变化及胸大肌功能,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胸肌功能全部良好,胸大肌外缘厚度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大部分胸肌功能欠佳,胸大肌外缘厚度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腋窝淋巴结清扫数量两组无显著差异(P>0.0......
作者:王世立;丁波;刘元直 刊期: 2003- 07
动态资讯
- 1 放疗同期卡莫氟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Ⅲ期临床观察
- 2 子宫肌瘤不同声像图表现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的疗效差异分析
- 3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介导受体靶向卵巢癌SKOV3细胞量子点体外成像的研究
- 4 9例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分析及文献回顾
- 5 16例骶尾部脊索瘤放疗随访5年疗效观察
- 6 高发区食管鳞状上皮和贲门腺上皮患病队列研究
- 7 非小细胞肺癌和肺结核中血清BCAR1水平的临床意义
- 8 Rad51C在DNA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 9 甘露聚糖肽联合5-氟脲嘧啶对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 10 1401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 11 结肠癌细胞转染IL-21基因抑瘤效应的实验研究
- 12 T3胸段食管癌手术瘤周切除范围的临床研究
- 13 95例肾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 14 非霍奇金淋巴瘤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 15 深低温冻存胃癌样本的核酸与蛋白质质量控制研究
- 16 不同剂量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临床观察
- 17 Ang2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 18 VEGF和MVD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9 双胞胎肝母细胞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 抗凝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