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承办与出版的全国性期刊。创刊于1963年3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国创刊最早的肿瘤学术刊物。《中国肿瘤临床》在国内外医学界颇具影响,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荷兰医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为来源期刊及统计源。曾获中国科协优秀期刊奖和天津市优秀期刊称号。《中国肿瘤临床》编辑部拥有优良的办公环境、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条件;有专职编辑、编务14名,每年处理自由投寄稿件2000~2500篇,录用稿件16%~18%左右。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817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099/R
邮发代号: 6-18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128.00
杂志荣誉 天津市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奖(01)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
- 国际刊号:1000-8179
- 国内刊号:12-1099/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103例肝内胆管癌临床病理及诊治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肝内胆管癌(intr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ICC)的临床转移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分析根治手术与姑息手术、非手术治疗后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103例肝内胆管癌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1%,30.1%,18.4%,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根治手术组1、3、5年生......
作者:董娜娜;段晓峰;张倜;李慧锴;周洪渊;李强 刊期: 2012- 06
-
腹膜后肿块为首发症状的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块为首发症状的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20例腹膜后肿块为首发症状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理活检方式、病理类型、免疫组化、分期、治疗效果、生存率等.研究手术、年龄、性别、分期、巨大包块、B症状、病理类型对近期疗效的影响.结果:20例患者中11例(55%)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4例(20%)为滤泡性淋巴......
作者:金哈斯;宫丽平;倪美兰;孟文霞;林美雄;母立新 刊期: 2012- 06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并比较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普通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5例晚期转移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7例患者接受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治疗,对照组38例接受普通注射用紫杉醇单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14例,进展7例,总有效率(CR+PR)为48.65%;对照组普通紫杉......
作者:洪熠;陈心华;李娜妮;林琳;李重颖;刘健 刊期: 2012- 06
-
右丙亚胺联合参麦注射液降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右丙亚胺单用、参麦注射液单用,或者联合使用参麦注射液和右丙亚胺对血液系统肿瘤患者蒽环类药物多疗程化疗所致心脏不良反应的临床意义,进一步探讨降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途径.方法:本研究入组120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共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为参麦组,在化疗基础上单用参麦注射液,50mL/d连用lw;B组为联合使用参麦注射液和右丙亚胺,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前30min快速静脉滴入右丙亚胺及阿......
作者:庄海峰;张宇;蔡皎皓;沈建平 刊期: 2012- 06
-
胰腺癌肝转移的介入治疗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及胰腺动脉局部灌注化疗对胰腺癌肝转移的反应率、生存时间以及术后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方法:2002年1月至2011年6月对125例胰腺癌伴肝转移患者进行了265次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均联合胰腺病灶放疗).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胰腺动脉灌注化疗220例次,桡动脉留置导管持续胰腺动脉灌注化疗45例次.通过影像学资料观察肿瘤对介入治疗的反应,分析患者术后的生存时间,肿瘤无进展生存......
作者:刘凤永;王茂强;段峰;樊庆胜;宋鹏;王志军 刊期: 2012- 06
-
时间调节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单中心Ⅱ期随机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时间调节诱导化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远期生存率.方法:46例患者随机分为CC组(时间调节化疗组)23例,RC组(常规化疗组)23例.均行2个周期诱导化疗后放疗,CC组奥沙利铂总量为130mg/㎡,每天10:00给药至22:00结束,分3天使用;5-Fu1g/㎡·d,于22:00给药至次日10:00结束,d1~3,14d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RC组用药量同C......
作者:陈海霞;金风;吴伟莉;李媛媛;陈国焱;龚修云;龙金华;陈潇潇 刊期: 2012- 06
-
胃肠道微乳头状癌的研究现状
胃肠道微乳头状癌发生率低,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与普通腺癌大多相似,但浸润更深,并且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胃肠道微乳头状癌具有特征性的免疫表型即MUC1/EMA在细胞簇基质面表达,与普通腺癌在腺腔面表达的特点正好相反.目前对胃肠道IMPC分子病理学特点认识极为有限.胃肠道微乳头状癌由于生存率低,预后差,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尤其需要与乳头状腺癌、伴多量脉管瘤栓的普通腺癌、转移性微乳头状癌和肿......
作者:刘芳 刊期: 2012- 06
-
肿瘤性发热的诊治进展
肿瘤性发热是指由肿瘤本身所引起的发热,其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肿瘤细胞分泌的致热原有关,也可能与肿瘤坏死物质吸收有关.肿瘤性发热的诊断实际上是一个排除性诊断,即对发热的患者进行详尽的评估,如病史以及必要的理化检查,并排除其他原因的发热后,才考虑诊断为肿瘤性发热.非甾体抗炎药如萘普生有助于区别肿瘤性发热和非肿瘤性发热.一旦确诊为肿瘤性发热,包括手术、化疗在内的抗肿瘤治疗手段均有助于控制肿......
作者:陈衍智 刊期: 2012- 06
-
芹菜素诱导乳腺癌T47D细胞系p53依赖性凋亡及G2/M期阻滞
目的:探讨芹菜素(apigenin)对乳腺癌T47D细胞系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T47D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芹菜素对乳腺癌T47D细胞系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周期分布.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0、10、20、40、80μM)芹菜素对凋亡及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随着芹菜素浓度的增加,芹菜素对T......
作者:刘博文;张斌;张月;冯炜红;李媛媛;张伟然;曹旭晨 刊期: 2012- 06
-
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对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逆转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对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A2780/Taxol)多药耐药逆转的影响.方法:将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处理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24h后,用CCK-8(CellCountingKit-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速度、对紫杉醇敏感性的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应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P-glycop......
作者:袁犁;周琦;徐发良;李少林;甘霖;邹冬玲 刊期: 2012- 06
动态资讯
- 1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分析
- 2 肿瘤细胞适应营养缺乏环境的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
- 3 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治疗失败原因和对策
- 4 10 801例妇科门诊患者TCT临床分析
- 5 494例食管腺鳞癌临床特征和治疗分析
- 6 癌症控制
- 7 早期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内镜误诊为平滑肌瘤1例
- 8 PET-CT在评价射波刀治疗肺癌及其转移灶疗效的临床价值
- 9 1267例乳腺癌临床与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10 欧必亭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治疗后消化道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
- 11 Th17和FOXP3+T 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发病中的意义
- 12 中国胃癌外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13 大肠癌肝转移与红细胞免疫缺陷间关系的探讨
- 14 自杀基因协同表达促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 15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中TBX2基因突变及相关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 16 细胞增殖微血管密度及临床病理学参数对滑膜肉瘤复发的影响
- 17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18 腹膜后淋巴结清除在卵巢上皮癌治疗中的地位
- 19 22例卵巢癌术中行腹腔热灌注化疗其游离癌细胞变化的观察
- 20 螺旋C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