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承办与出版的全国性期刊。创刊于1963年3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国创刊最早的肿瘤学术刊物。《中国肿瘤临床》在国内外医学界颇具影响,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荷兰医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为来源期刊及统计源。曾获中国科协优秀期刊奖和天津市优秀期刊称号。《中国肿瘤临床》编辑部拥有优良的办公环境、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条件;有专职编辑、编务14名,每年处理自由投寄稿件2000~2500篇,录用稿件16%~18%左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817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099/R

邮发代号: 6-18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63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1128.00

杂志荣誉 天津市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奖(01)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
  • 国际刊号:1000-8179
  • 国内刊号:12-1099/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天津市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奖(01)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2002年第7期文章
  • 金龙胶囊合并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目前治疗后总5年生存率约50%左右[1].为提高肿瘤的放疗疗效,在放疗过程中联合使用抗肿瘤制剂,是临床常用的放疗增敏方法[2-4].金龙胶囊是国家药监总局批准上市的第一个鲜动物药制剂,主要成分为守宫和金钱白花蛇.由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北京鲜药研制中心,以鲜动物整体为原料,运用低温冷冻干燥和生化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精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初步动......

    作者:杨光伟;高时荣;覃强 刊期: 2002- 07

  • 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并用高聚生的临床观察

    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有助于减少肿瘤的复发与转移,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存期[1].辅助化疗的方案有多种,多以5-FU为基础,辅以其他抗癌药物或非细胞毒药物.尚有不少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和肝功能损害等而暂停或终止用药.高聚生(HAS)系新型抗肿瘤生物反应调节剂,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2],与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合用是否具有协同作用,能否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知之甚少.我院自1998年......

    作者:谭永忠;李忠友 刊期: 2002- 07

  • 耐药性小鼠乳腺癌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形态计量研究

    目的:探讨小鼠乳腺癌经化疗后存活的耐药性癌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形态计量特征以及这类癌细胞的种类.方法:对TAⅡ小鼠乳腺癌联合化疗,进行光镜、电镜观察,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细胞及细胞器的形态计量分析.结果:坏死癌组织的碎屑中有残留的癌细胞存在.从超微结构上分析,这些癌细胞仍存活.残留癌细胞体积小,具有低分化细胞的形态特征.结论:化疗后残留的小鼠乳腺癌细胞可能是具有特殊的超微结构及形态计量特征的异质性癌细胞......

    作者:于学宽;郭小红;赵刚;曾嘉;沈伟;杨海贤;白景文 刊期: 2002- 07

  • 肝素和氢化可的松对人肺癌抑瘤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肝素和氢化可的松的联合应用对人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和对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肝素和氢化可的松联合应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可能性.方法:建立人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观察瘤体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微血管密度计数和肿瘤组织的增殖情况、电镜观察肿瘤组织凋亡情况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研究肝素和氢化可的松联合应用的抗血管生成和抑瘤作用.结果:肝素和氢化可的松治疗组......

    作者:张鹏 刊期: 2002- 07

  • 多瑞吉镇痛效果上市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多瑞吉是强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的控释透皮贴剂,具有使用方便,镇痛效果稳定持久和不良反应较轻等优点.本项研究目的是观察大样本多瑞吉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统计了上市后3791例患者(男性2494例,女性1297例;年龄6~94岁,平均年龄56.84岁)的临床资料.结果:无论轻、中、重度疼痛均缓解良好,疗效和剂量相关,起效时间为3~6天,在6、9、15、30天时镇痛作用持续而稳定.对患者用药前后生......

    作者:孙燕;张海春;吴一龙;于世英;刘淑俊;谢广茹;王瑞芝;许德凤;陈嘉;王杰军;程训俪 刊期: 2002- 07